【县情概况】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,燕山东麓,古长城脚下,隶属于秦皇岛市。1987年成立满族自治县,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称。县城距秦皇岛港120千米,距京沈高速公路70千米,距北京市250千米,距天津市265千米,处在环京津、环渤海经济圈和冀东经济区内。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千米。
2013年,全县辖11个镇、14个乡,396个行政村,2215个自然村,辖3659个村民小组。总人口54.1万。有满、汉、苗、回等11个民族,满族人口占68.6%。
优越的区位,使青龙占有改革开放地利先机。青龙位于东北、华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,东邻渤海,南靠京津唐,北与辽宁接壤,正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环渤海、环京津经济圈内。青龙自然环境得天独厚,属北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平均气温8.9,平均降水量715毫米,年无霜期162天,综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。丰富的物产,使青龙极具开发价值。青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,境内山绕着山,山叠着山,山依着山,山是特色,山是宝藏,山是希望,巍巍连绵群山中,矿产、林果、畜牧、山野资源丰饶,开发潜力巨大。
【矿产资源】主要有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锰、铀、重晶石、石英石、花岗岩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煤炭等40多种。以储量大,开采价值高远近闻名。已探明的黄金矿脉有260条,远景储量达60吨。全县可供开采的铁矿点有480余处,总储量约10亿多吨。花岗石总储量26亿立方米以上,质地优良,经国家放射性检验属国家级A类标准,且品种繁多,是华北地区主要石材集散地。
【林果资源】全县林地面积328万亩,森林覆盖率60%。林木有油松、柞、椴、桦、杨、桑等百余种。木质优良,是建材、家居、造纸等行业的上好原料。有各类果园61万亩,苹果、板栗、梨、杏、核桃、山楂等干鲜果品常年产量15万吨。“青龙甘栗”“龙富苹果”享誉国内外,倍受消费者青睐,有“中国苹果之乡”美誉。
【畜牧资源】全县饲草总储量28万吨,载畜量可达90万个羊单位。牛、羊、猪年饲养量分别达到4.5万头、52万只、51万头,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【山野资源】青龙自古就有"棒打獐子瓢舀鱼,野鸡落到粥锅里"之说,山鸡、野兔等野生动物130余种。猕 猴桃、山蕨菜、黄花菜、山菠菜、松蘑、针蘑、肉蘑等野生食用果菜数十种;野生中药材450余种,全县建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.8万亩,年产各类中药材5000余吨。"龙女"牌山杏仁年产520吨,数量和质量居河北省首位,所产“燕山黄芪”“金丝黄芩”“都山党参”“木头凳枸杞”久负盛名,畅销东南亚各地。
【旅游资源】秀丽的山川,使青龙富有独特的魅力。山水相依,春季繁花似锦,百鸟争鸣,生机盎然;夏季绿树成荫,风凉气爽,云霞蒸蔚;秋季满山红叶,瓜果飘香,绚丽多姿;冬季银装素裹,玉树琼花,北国风光。一年四季如诗如画,令人陶醉。大自然赋予了青龙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。东有祖山、阳山洞,西有温泉和溶洞,南有桃林水库风景,北有峻拔都山。秀美的山川,清澈的湖水,神奇的溶洞,温暖的泉水,自然景观把青龙装扮得美丽异常,格外诱人。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地质公园祖山,地处北京、承德、秦皇岛旅游大金三角中,北戴河、山海关、祖山小金三角中,海拔1424米,以峰险石奇、花香草异、云海瀑布、原始森林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,一年四季景色皆宜。
桃林湖极目远眺,苍山如黛。湖上泛舟,滩平水静,清澈如镜,两岸青山倒映,湖底飞云如画,可谓人在船头坐,船在画中游。临渊垂钓,情趣盎然。
内含钙、镁、氯等元素和硫酸根、碳酸氢根等离子,长期沐浴,极具保健、理疗之功效。这里虽无万顷波涛,也无奇峰美石,但其西依群山,东邻沙河,近闻松涛,远观长城,加之空气新鲜,水质优良,不失为塞外一处难得的疗养胜地。
都山海拔1846米,犹如一座摩天屏风,高耸在青龙西北部。清代曾有都山高寒耸秀,俯视群峰,为群之镇。山上多林木,山顶有白沙似雪,或云雪积其巅,迄夏不消,望如堆玉和祁连绝处总燕支,到此回看北斗低。六月山头犹载雪,罡风吹落蓟门西等记载。
凉水河石灰岩溶洞,别具洞天。洞中有洞,景中有景,异景奇观。人在洞中坐,胜似洞中仙。
河北青龙皇家狩猎场,规划占地107平方千米;龙潭大峡谷蜿蜒曲折百余里;古长城东南西环绕青龙;花厂峪抗日根据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感人至深,有“铜墙铁壁花厂峪,固若金汤靴脚沟”之美称。
图为青龙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
参考资料: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