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将一块记载“紫阳真人张伯端化身处”的石碑捐献给当地政府。浙江省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
记载“紫阳真人张伯端化身处”的石碑。浙江省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
中新网电 近日,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仙人村村民褚正秀,将一块记载“紫阳真人张伯端化身处”的石碑捐献给当地政府。经相关专家鉴定,这是明代隆庆元年的文物,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。
据悉,这块石碑长197厘米、宽85厘米、厚11厘米,上面刻着“重修紫阳仙坛化身处”9个苍劲有力的繁体字,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阳光曝晒后,石碑虽有些斑驳,但字迹依然清晰。
这块石碑的发现纯属偶然。40多年前,仙人村在村口的水塘修建公路,进行排水填土时,在水塘底部,褚正秀发现了这块石碑。由于不认识上面的字,家中又正好缺一块正正方方的挡板,兄弟几人便一起将石碑搬回了家。
褚正秀老人说:“我们也不知道这是有价值的文物,当初拿回家只想着当普通的石板用,已经在家放了40多年。”
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彭连生介绍:“这块石碑是明朝隆庆元年台州府一个叫张滂的推官所立,石碑里清楚地记载了张伯端的仙坛羽化处。”
“石碑的发现既是巧合,也是历史的传承。”彭连生表示,石碑对后人研究张伯端的遗迹以及紫阳文化,将产生很好的历史借鉴和佐证作用。
据了解,石碑一经发现便饱受关注,更有许多民间文物收藏家想把它作为私有收藏买走。在了解了这块石碑的重要历史价值后,为了更好地保存历史文物,褚正秀决定把石碑无偿捐献给河头镇人民政府。目前,该石碑暂放于河头镇民俗文化展示馆。
据介绍,紫阳真人张伯端,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是道教南宗初祖,也是临海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。
来源:中国民族报